商品別名 |
故宮博物院 |
面向地區 |
銅器、雜項鑒寶楊寶杰先生稱,藝術品收藏的終目的并不應在于藏品價格的高低,而在于從收藏中尋覓收藏的樂趣。抱著投機的心態而終日做著發財夢,一旦藏品的真實價值與期望值相差甚遠,便做出過于極端的語言及行為反應,這種收藏心理被稱為“病態收藏”。為了避免病態收藏心理,楊寶杰對廣大藏友提出了九字箴言:勤學習、慎交友、平常心,具體來說,1.勤學習。藝術品收藏是一門學問,它要求藏者不僅要具備豐富的歷史、文化知識,更要具備邏輯學、化學、生物學等等自然科學常識。所謂藏到老,學到老,只有不斷地學習,對藝術品收藏才能從盲目的無知走向正確的認知。
王光輝 (紫砂、雜項古玩鑒定)
紫砂,文玩雜項鑒定 現為: 中國收藏家協會紫砂藝術收藏秘書長 中國收藏家協會學術研究部研究員 中國紫砂周刊學術顧問 中華工商時報藝術顧問 屆,第四屆潘家園紫砂展總策劃人, 為現正在火熱進行中的首屆中華紫砂大會總策劃人,并擔任評委組組長。 從事紫砂,古玩收藏研究20余年,過手的紫砂器及古玩雜項不計其數,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。
我們在鑒定陶瓷時,主要使用兩種方法:一是傳統鑒定,即俗稱的眼學,根據的經驗,憑借眼看手摸等手段,確認陶瓷的時代,窯口,真偽和價值。的經驗是根據考古發現的文物資料和已經確認無誤的文物,采用對比造型,紋飾,胎釉特征之后得出結論。這種方法是世界認可通行的,尤其對中檔以下的仿制品,基本不會出現失誤。但是在使用這種方法鑒定高仿作品時,的意見可能會出現分歧。遇到這種情況,可以借助另一種鑒定方法,即科技檢測。21世紀流行的科技檢測方法有3種,一是熱釋光,可以準確的檢測陶瓷的燒成年代,誤差在50年左右,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取樣,對文物會造成破壞。二是無損檢測陶瓷的胎釉化學成分,如果發現現代化工原料,可以準確斷定其新老。三是無損檢測釉的脫玻化系數,這種科技檢測的原理并不復雜,釉是一層玻璃,而玻璃生成后,隨著歲月的消失,會朝著非玻璃體轉化,使用儀器檢測,并通過計算,即可斷定瓷器的大概燒成年代。用這種方法對付高仿瓷器非常有效。但是它的局限是只能檢測帶釉的瓷器。以上兩種鑒定手段是21世紀世界上通行的鑒定陶瓷的方法,傳統鑒定和科技檢測相結合,可以失誤率降到低點。
像我們中國的收藏,好像是歷來的一個傳統,從明朝的時候就開始有瓷器鑒賞,比如五大名窯都是明朝的時候所評的,后來到明清的時候,就多了一個官窯,因為當時的官窯是一個特殊的性質,當時的瓷器分三等,一等瓷器就是官窯瓷器,二等瓷器就是使用的瓷器,三等瓷器就是出口外銷的瓷器,后來到清晚期以后,國外博物館對中國瓷器的認知度較高,好多當時五大名窯的名瓷,甚至包括元青花,都被國外博物館收購。另外還有一個中國瓷器熱門的原因就是價值方面,它只有升值潛力,而不會造成貶值,所以我覺得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。
大家關心的規避風險,主要是怕買到贗品。我認為去拍賣信譽好的拍賣行可能風險會小一些。另外有兩點也很重要:一是選擇好的,無論是從事研究的還是從事古玩生意的或者是收藏家,眼力都有三六九等之分,如何鑒定他們的水平,是收藏者自己要把握的。第二是與時俱進,相信科學,好是眼學和科技相結合,爭取把失誤率降到低點。
發表論著、揮毫之余,授課人大、民大、師大等高校,同時還長期擔任《鑒寶》、《尋寶》節目鑒定團成員,熟悉《尋寶》的觀眾也會經常看到他的引經據典的點評,評估價值準確、斷代有理有據,令觀眾折服。通過在全國范圍內的長期鑒定實踐,以及飽覽世界各地佛教勝跡、以及對海內外博物館館藏的文物研究,為金申在佛教文化領域以及禪畫領域取得卓 越成就奠定基礎。